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党群工作 >> 支部风采 >> 正文
党建+一站式学生社区 | 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经验分享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01   点击数:

以创新为引擎,以成长为目标。用竞赛点燃教育热忱,以实践定义未来。学前教育学院于4月29日邀请学院“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国赛铜奖获得项目组的团队成员翟一珊同学进行竞赛经验分享。

一、大赛背景:紧跟国家战略步伐

大赛对接“文化自信”与“数字中国”战略,为文科生突破“低就业率”困境提供转型机遇。本次大赛是教育部指导、多省教育厅联合举办,含金量超高。大赛的目的在于进行社会问题解决实战训练,推动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提升跨学科能力,实现文+技+商复合培养;培养创新人才,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参赛准备:全方位攻略

(一)赛事信息早知道

参赛组别涵盖文史哲、经管法教育、艺术等 。作品类型分为理论型(论文、报告)和应用型(产品、服务、方案 )。选题方向紧贴政策热点(乡村振兴、银发经济 )、文化痛点(非遗保护、方言传承 )以及教育创新(AI+美育、特殊儿童教育 )。

(二)团队组建有妙招

团队成员要多元,集合学前教育、计算机、设计等专业学生,发挥各自优势。分工也得合理,包括作品策划、设计、开发、测试,每个环节都有责任到人,团队成员之间要经常保持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三、比赛要求

(一)评审维度

1.选题价值:要紧扣国家战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围绕乡村振兴提出创新教育方案 。

2.创新性:实现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可以将AI技术融入学前教育 。

3.可行性:商业模式清晰,资源能落地,确保方案能真正实施,落到实处。

4.成果呈现:需要数据的支撑。可以通过一些可视化表达呈现出来,比如制作条理清晰的数据图表、效果图 。

(二)材料准备

1.项目报告:构建“理论框架—实践路径—成果验证”逻辑链。

2.PPT设计:理论型多为思维导图、文献引用;应用型需突出数据图表、场景效果图 。

3.支撑材料:需要准备调研问卷、合作协议、实验记录等 。

4.创新性思维在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性思维是突破传统文科边界的关键:它要求参赛者打破学科壁垒,将AI、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教育实践;通过设计跨媒介叙事、智能教具开发等创新方案,解决学前教育中的真实痛点。这种思维不仅培养未来教育者的问题重构能力,更能孵化出适应智能时代的教学新模式。创新性思维让文科教育从理论阐释转向实践创造,为儿童成长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四、学前教育专业经验

(一)作品主题选取

1.选有时代感、教育意义且符合学前教育特点的主题,像幼儿安全教育、环保教育 。

2.采用新颖教育理念、技术手段或表现形式,比如用AR技术展示安全知识 。

3.内容丰富有趣有教育意义,形式多样化,动画、互动游戏都安排上 。

五、本团队的成果与收获

我们团队荣获国家级铜奖,团队成员在知识储备、技能、心态方面都大幅提升,不仅系统学习了学前教育理论,还提高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能力,锻炼了心理素质。

想了解更多比赛详情,或者交流参赛经验,欢迎大家和此团队交流。期待大家在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中都能收获满满!

下一条:党建引领践初心,科技启蒙育未来 | 学前教育学院“尚美”党员先锋队助力航天三幼编程大赛纪实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