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特色活动 >> 正文
学前·暑期社会实践||“重走来时路,初心向未来”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学前教育   发布时间:2022-08-11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接受党性教育,涵养党性修养。8月6日—9日,学前教育学院“重走来时路,初心向未来”社会实践小组,在我院党总支副书记刘爱霞、辅导员田红娟老师的带队下,共赴延安进行了为期4天的“红色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站│宝塔山

  我们的第一站来到了延安城的宝塔山脚下,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融历史文物和革命遗址为一脉,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宝塔山便成了人们追寻当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

  第二站

  延安革命纪念馆

  王家坪革命旧址

  我们的第二站首先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走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以及国际友人在一起的雕塑。这个雕塑体现了革命领袖始终与群众紧密相连的理念。馆里以700余幅照片及近千件革命文物、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使我们认识到不论身处何种危难境地,先进的共产主义者都能结合起来,如火炬般照亮中国前进的方向。

  随后我们到达了王家坪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隔延河与城相望。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布置简陋的会客室、破旧的桌椅、构思巧妙的防空洞。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最根本的体现。通过对革命旧址的参观,我们近距离了解了先辈的革命历程,深深地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第三站

  杨家岭革命旧址

  延安大学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朴素的中央大礼堂。虽然年代已久,但依然不减当年庄严的气势。我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如今的和平年代,就是这些伟大的革命者,用自己顽强的意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挥洒着血泪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一孔孔破旧的窑洞、一张张陈旧的床,和我们如今的生活条件简直是天壤之别。没有老一辈人的艰苦奋斗,也没有我们如今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延安大学,延安大学是毛泽东同志亲自提名、共产党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于战争年代,这里走出了千千万万威震敌胆的革命战士和文韬武略的将军!在和平时期,莘莘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走向四面八方各条建设路线。随着时代的发展,变的是头衔,不变的是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育人理念,为实现中国梦,培养一批又一批新青年。

  第四站

  枣园革命旧址

  延安中学

  第四站,首先我们来到了枣园革命旧址,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 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央书记处成员由杨家岭先后移住在这里,旧址内有毛主席居住过的窑洞,简陋的土窑洞里,有热腾腾的小米粥和南瓜饭,微弱的麻油灯下,留下了主席辛勤写作的背影……

  接着,我们又去了延安中学,延安中学是1938年8月在党中央、毛主席关怀下,由陕甘宁边区政府直接创办的一所学校,也是我党亲自创办的第一所中学。进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毛泽东为学校的题词“光明在前”。1998年8月,江泽民同志为学校建校60周年题词“发扬革命传统,办好延安中学”。延安中学环境优美舒适,办学条件良好,综合实力已跻身全省重点中学前列。时代赋予了延安中学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性格,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好青年。

  第五站

  凤凰山革命旧址

  抗大旧址

  我们来到圣地的第五站,是凤凰山革命旧址,它位于凤凰山脚下,是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到达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旧居,机要科等。窑洞里面陈设木质桌凳,还陈列有朱德当年用过的上了补钉的旧毛毯。院子里的大树已亭亭如盖,平房依然如故。如今前来参观的我们不禁再发出中共如此伟大的感叹,我们重走来时路,心灵得到了新的洗涤。

  随后我们到达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旧址。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为抗大规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它培养了十多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抗大新馆内珍贵的历史文献与新时代展示技术结合,让我们身临其境曾经艰苦活泼的抗大校园生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盛世之下的我们不可坐享其成,亦需要去奋斗,中国的希望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身上。

  第六站

  中共中央西北局

  革命纪念馆

  第六站来到的是中共中央西北局,于1941年期间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统一领导西北地区党工作的旧址。在这里高岗、王世泰、张邦英、林伯渠、习仲勋、谢子长、刘志丹等等众多优秀前辈们的事迹,伴随着那些老物件跃然浮现在眼前,他们为了党组织的奉献,为了人民民主的奋斗,为了新中国的牺牲,都是延安精神从信仰中来的力量源泉。如同那位讲解员姐姐说“中国的希望不止在延安,更在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身上”。

  最后,辅导员田红娟老师组织小组同学对这次实践进行交流总结。同学们纷纷积极发言,交流自己的感想与见解。党支部副书记刘爱霞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寄望青年的话,鼓励大家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响应学校团委的号召,在研学中不断锤炼提升自我,积极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实践感想

  在延安这片红色大地之上,我生活了二十余年,又一次踏上我去过了无数遍的革命老区,又一次感受到革命热情的召唤,当我一次次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扑面而来时,我仍像孩童时代一样震撼,我越发坚定的相信中国共产党人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延安精神,是亿万万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力量,也是我迎未来,建家乡,报祖国的坚定信仰!              

  ——学前教育2002班 李泽凯

  在延安参观学习中,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西北局。有十六七岁的新青年怀着一腔热血就千里迢迢来延安,有21岁就被称为娃娃主席的习仲勋,有33岁就壮烈牺牲的谢子长同志等等这些都让我很明显的感受到在那个时代,年轻人受到大社会环境影响下敢为人先的冲锋在前和想要冲破封建枷锁,思想解放的号召。在王家坪革命纪念馆里,我记得有面展览上写的俘虏五千余人,而伪兵有二十一万余人;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怎么理解,但这更显得那些能坚定的支持和走正确道路的人尤为珍贵、值得敬佩。诚然我们一直在说要学习和感恩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奋斗而来的来之不易的生活,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历史感受时代,对于那些选择我们真的能像他们一样毫不犹豫承担起那份责任吗?青年强则国强,回顾历史我发现只有不忘初心坚定和明确脚下的路,我们才能和国家一起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学前教育1902班 王柯心

      重走来时路,初心向未来,再一次来到延安这座城市,不同于儿时旅行时的懵懂,伴随着成长,对历史的感悟越发的深刻。

  当今的美好生活,离不开革命先辈的血与泪,而如今我们重回红色革命圣地,心怀敬畏,以青年之姿,从先辈们的手中接过接力棒,大步向未来。

  ——学前教育2004班 郭桓毓

  在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参观了好几个红色革命纪念馆,参观结束,我感触颇深,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不由地回忆起那些革命先烈们为了伟大的祖国、为了⼈民的解放、为了国家的富强,抛头颅、洒热血。作为⼀名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应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不怕苦不怕累,勇敢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

  ——学前教育2001班 齐薪杰

  通过此次“寻访革命老区,重走革命道路”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将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积极传播延安精神,以红色血脉滋养成长。延安精神的强大光源,依然强劲,引领着广大新青年在社会实践中长才干、出成果,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上一条:鹤琴学术|九一八事变后,这位学前教育家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 下一条:学前·动态||学前教育学院毕业生宿舍“返航行动”印记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