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特色活动 >> 正文
考研专访系列(二) | 曹馨:做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9   点击数:


个人简介

曹馨,学前教育本科2103班

考研初试382分

录取学校:深圳大学学前教育专业


个人荣誉

2022年8月获西安文理学院第三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校赛三等奖

2022-2023学年获校级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称号

2023年获创编操大赛二等奖

2022-2023学年获得校园舞蹈大赛优秀奖

               

              小小计划 拿下                

怎么不算有理想呢

   

真安慰搭子“考研老师们”   

 

背书看到的绝美黄昏“光”


复习经验

一、政治科目备考规划

暑假是政治首轮系统学习的黄金时期,推荐跟随徐涛老师强化班,配合《核心考案》搭建知识框架。徐涛老师课程风格生动诙谐,学习时间可灵活安排,适合作为晚间学习或疲劳时的调节内容。建议采用“听课+即时练习”模式,每学完一章节,立即完成肖秀荣1000题对应内容,及时巩固知识点。

10月可开启1000题二刷,根据个人进度灵活调整。11月以肖秀荣8套卷为核心,搭配背诵手册专攻选择题,针对错题强化薄弱知识点。推荐关注徐涛老师或腿姐公众号的带背内容,与所购资料适配学习。12月需保持每日选择题练习,肖秀荣4套卷到手后,利用两周时间全力背诵;若学有余力,可补充徐涛20题重点内容,拓宽知识储备。

二、英语科目学习策略

1. 单词积累:单词背诵需贯穿备考全程,采用“APP+纸质书”双轨制学习。以笔者经验为例,每日清晨使用“不背单词”APP完成当日任务,睡前翻阅《红宝书》,结合检测本复盘当日学习,强化记忆效果。

2. 阅读提升:优先学习唐迟老师2018版阅读方法论,提炼解题技巧,保持每日两篇真题阅读训练,将理论融入实践。

3. 小三门专项:暑假启动完形填空、新题型和翻译复习。完形填空推荐宋逸轩老师的技巧课程;新题型跟随刘琦老师掌握题型解法,坚持每日一练;翻译参考唐静老师课程,每日翻译1 - 2句长难句。

4. 作文突破:跟随石雷鹏老师课程,从易到难攻克大小作文。学习初期尝试独立写作,再通过听课复盘优化;整理个性化功能句模板,后期进行限时训练。12月务必开展全真模拟,严格把控考试时间,合理分配各题型作答时长。

关键提示:单词和阅读是英语备考核心,真题需反复研读2 - 3遍;作文模板需个性化定制,全真模拟是考场发挥的重要保障。

三、教育综合333复习方案

1. 基础阶段(3 - 6月):跟随丹丹老师课程系统学习四本教材,此阶段以理解为主,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章节逻辑,搭建知识框架,无需急于背诵。

2. 强化阶段(7 - 8月):依托丹丹老师速记表,结合带背视频和每日任务,开展系统背诵;同步完成1000题巩固选择题考点,采用“背诵 - 练习 - 复盘”循环模式,夯实基础。

3. 冲刺阶段(9 - 12月):重点提升答题能力,完成二三轮速记表背诵,掌握主观题答题技巧与术语表达。每1 - 2天完成一道大题训练,并参与模拟考试,通过实战查漏补缺,实现“理解 - 记忆 - 输出”的完整学习闭环。

四、专业课二备考指南

1. 信息与资料准备:通过研招网获取官方考试大纲,利用小红书等平台联系往届高分学长学姐,收集优质复习资料与备考经验。

2. 教材梳理:拿到参考书目后,用1 - 2周时间通读教材,绘制思维导图标注高频考点与重点章节,明确复习方向。

3. 三阶背诵策略

第一轮(7 - 8月):记忆知识框架与核心概念;

第二轮(9 - 10月):补充细节知识点,深化理解记忆;

第三轮(11 - 12月):结合习题查漏补缺,攻克薄弱环节。背诵过程注重“理解+输出”,建立关键词记忆法与答题模板。

4. 考前冲刺:考前1个月进行全真模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完成真题演练,培养答题节奏,提升应试能力。

整个备考过程需将知识积累与方法训练深度结合,按阶段稳步推进,方能厚积薄发,从容应考。



考研心得

考研之路:在坚持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回望这段刻骨铭心的考研岁月,那些与焦虑和自我怀疑抗争的日子,依然历历在目。当看到他人复习进度超前而心生不安时,丹丹老师那句“按部就班即是伟大”如同一剂良药,让我重拾笃定;当面对未知的结果踌躇不前时,李耕耘的“想全是问题,做全是答案”又像一束光,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考研的征程,恰似一场孤独的长跑。跑到最后,身旁的对手渐渐消失,只剩下自己沉重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喘息声。这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一场与自我的博弈。沿途,拖延、惰性与自我怀疑如同荆棘,一次次试图绊住前行的脚步,动摇最初的决心。失败者,往往输给了转瞬即逝的热情;而成功者,不过是在濒临放弃时,又咬牙坚持了五分钟。

然而,备考并非只有苦涩,也能寻得独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清晨的一杯咖啡,是我与新一天学习的温柔约定;随身携带的计划本上,一个个打勾的任务,编织成踏实的安全感。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轨迹,我走了两个多学期。在这条路上,我见证寒冬渐远,目睹万物复苏,也在心底默默告诉自己:只要跨越眼前的阻碍,春天终会到来,永远不要失去破土而出的勇气。

这段考研经历让我深刻领悟:正确的选择是起点,不懈的努力是基石,而持之以恒的坚持,才是通向目标的桥梁。无论结果如何,唯有付诸行动,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愿每一位考研人,都能放下退缩的念头,化作一支蓄势待发的箭。乘风而上,勇敢体验这段旅程,最终命中属于自己的“十环”!


上一条:“525”心理游园会 | “‘扇’解童心•漆彩愈见”学前教育学院活动期待你的到来! 下一条:学前教育学院“指尖童韵 泥彩绽光”创意泡泡泥制作大赛获奖名单及优秀作品展示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