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60YEARS|鲜活的雷锋(三)——“时尚弄潮儿”
作者:学前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19   点击数:

  再回首,雷锋增加了新的标签“时尚雷锋,爱美雷锋”

  在20世纪,雷锋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运动会上他舍不得花钱买汽水喝;牙刷用得刷毛掉得稀稀拉拉的也不舍得换新的;一双袜子缝缝补补穿了三年;他的节约箱闻名军内外。

  21世纪,我们再回过头去看雷锋,人们惊奇地发现,雷锋还有青春、时尚的一面,他曾那么爱照相。在那个年代,照相还是一种奢侈的消费,他留给了我们300多张照片雷锋爱美的形象,首次是出现在一个小学的合影照里。雷锋是一名孤儿,在人们的印象中,缺少关爱的孤儿,往往是一种邋遢、不整洁的模样。但是从雷锋留下的这张照片,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形象。这是他作为校腰鼓队的一员,参加演出后的合影。他留着刘海,系着红领巾,旁边放着一个大鼓。

雷锋参加演出后的合影(一排左一)

1956年11月,雷锋在望城县委当公务员。一天午后,县委班子集体合影,好奇的雷锋在一旁看热闹。张书记看到了,一招手,“快过来,算你一个。”大家都知道,雷锋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省得很,但就是爱美,爱照相,也舍得在照相上花钱。

  雷锋不好意思地捋了捋头上的刘海儿说:“你们都是常委,我是什么‘委’呀。”

  “不管什么‘委’,你过来就行了。”张书记催着雷锋。

  雷锋跑过去,但不知道站在哪里合适。张书记站起来,一把将雷锋拉到自己身边:“就站这儿吧。”

  于是,雷锋就有了这张特殊的合影照。

  照片上的雷锋,身子斜靠在张书记左侧,他白衬衣的领子翻在外面,脸上洋溢着幸福。

雷锋县委班子合影(一排右一)

1958年,18岁的雷锋远离家乡到辽宁鞍钢当工人。辽宁是新中国的工业基地,为共和国贡献过众多的第一:第一吨钢,第一桶油,第一架战斗机,第一台机床……能到鞍钢去参加祖国建设,雷锋心里无比喜悦。从家乡长沙坐车到了武昌后,他和工友们利用换乘等车的时间,来到长江大桥。雷锋站在江边仰望大桥,眼里闪着激动的光亮。

  “原来全是钢铁呀。”雷锋感慨地说道。

雷锋驾驶过的C-80型推土机

和雷锋一起去鞍钢当工人的易秀珍,没听清雷锋说什么,问:“你说什么?”

  雷锋指着大桥说:“那下层铁路桥是什么造的?钢铁!那上层公路桥是什么造的?钢铁!全是钢铁,这需要多少钢铁呀。”

  “不知这些钢铁是不是鞍钢炼出来的?”

  “中国江河多得是,今后还要建多少这样的大桥,该需要多少这样的钢铁呀。”雷锋感慨道。

  背靠长江大桥,雷锋手提当时流行的花编篮,微笑着留下一张照片。

这是雷锋离家北上途径武汉时,在武汉长江大桥的留影

到了北京,要在这里转乘去鞍钢的火车。雷锋对工友们说:“我们到天安门去留个影吧。”离开家乡时,雷锋专程去过韶山毛泽东故居。他和毛主席同属于湘潭人,两地相距并不远。他从小就听毛主席关心穷人的故事,又亲身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对毛主席有说不完的感激和崇敬。

时尚的不仅仅是雷锋

  更是他的精神

  他的精神并非圣人所为而常人所不能及

  学前青年

  让我们紧跟雷锋精神不落伍!

  我们,下期再见~

上一条:学习二十大|学前教育学院召开第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 下一条:精彩!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会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