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京,中共党员,二级教师,2022年7月毕业于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七管理团支部宣传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幼儿园教研组长与教师,并曾兼任宣传主管宣传引导工作。
任职期间,曾与孩子们一起创作的儿童诗《我爱交大一附院幼儿园》作品被“教育家”期刊收录,并在知网上公开;在“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素质教育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特等奖,“西安市第三届幼儿园优秀游戏化集体教学活动案例大赛”中斩获一等奖;2024年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年会论文评比获一等奖、2025年年会征文评比获特等奖;在西安市第七、八、九届微课大赛中屡获市级奖项,并在“国培计划(2024)”幼儿园骨干教师幼儿营养与健康专项技能提升培训项目组织大班健康活动《保护关节》示范课,指导班级作品荣获国家级第十三届手工创意大赛一等奖,幼儿作品获区级一等奖。参与省级3项课题目前已结题1项、立项2项。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 ——在细微处读懂纯真心灵
作为活动的创意者,她用智慧装点童年四季。一场温馨义卖,让爱的种子在稚嫩心田生根发芽;一次草坪故事会,让知识与想象在阳光下翩跹共舞;一场精心策划的开学仪式,更以庄重而温暖的典礼,将离别时刻化为成长的珍贵序章。在医师节到来之际,她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师子女倾情排练节目《如愿》,以朗诵、合唱与表演传递敬意;在毕业季,她与孩子们共创毕业诗,引导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创编出“阳光在玉兰树的指纹里滑滑梯”这样充满童趣的诗句,鼓励热爱书法的孩子专注誊抄;组织擅长绘画的孩子用线条勾勒诗意。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 ——在扎根中实现专业蜕变
作为教学的反思者,她在思辨中脱胎换骨。“用一辈子备好每一节课”是她最朴素的承诺。谁能想到,如今在课堂上从容自然地与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关节的秘密”,在操作中感受“多米诺的连锁反应”,在生活中发现“传统纹样的美”,在情境中感知“童谣的魅力”的她,也曾因第一次公开课的手忙脚乱而忐忑不安。但她没有退缩,而是以问题为导向,勤于反思、虚心请教、反复磨课,观摩名师课例,逐帧琢磨自己的每一句提问与小结。从区级到市级,从赛教到课题,她在一次次磨砺中思考“教什么”与“如何教”,在每一次教学后反思“所得、所失、所疑、所创”。这破茧成蝶的旅程,是她对教育理想最执着的坚守。






追求卓越,锤炼技能 ——在淬炼中托举成长梦想
作为技能提升者,她在探索中不断求新。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她深知唯有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为孩子带来更丰富的世界。在园长的倾心指导与引领下,她秉持着“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步履不停,将每一次学习旅程化作实践的指南针。她不断精进自身舞蹈技能,用肢体语言传递情感与美,先后参演“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92华诞文艺汇演”及“交大一附院2024年教职工迎新春联欢会”。她擅长运用围裙故事这一生动形式,将《彩虹色的花》等经典绘本演绎生动传神;除了钢琴弹奏之外,她尝试练习尤克里里和非洲鼓的演奏技巧,能够带领孩子们感受节奏的快乐。








回望来路,她深深感念母校西安文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的悉心栽培——那是她教育梦想启航的地方。明德楼琴房中流淌的悠扬琴声,舞蹈教室里旋转的翩翩身影,自习室内回荡的朗朗书声,书法教室中弥漫的淡淡墨香……这一切,都在那方生机盎然的校园里,凝成了她璀璨夺目的青春印记。她永远铭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那些温暖而有力的话语,照亮每一个迷茫的转角。
她更加感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幼儿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感谢石园长如明灯般为她指引方向,感谢同事们一路同行的扶持与温暖,感谢家长们的信任与托付。更要感谢每一位孩子——是他们清澈如星辰的眼眸,毫无保留的拥抱,让她真切体会到身为幼教人的幸福。正是这份纯真无邪的爱,让她深深懂得了何为“被需要的幸福”,何为幼教工作者独有的荣光。
凡为过往,皆成序章。展望未来,她将恪守“崇尚善真、博学厚艺”之院训,秉承“重德、笃学、敦品、躬行”之校训,立德幼学,敦品躬行。于平凡岗位上,永葆爱与感恩之初心,续写温暖而崭新的教育诗篇。